资讯财经汽车娱乐科技时尚家居企业游戏商讯消费微商

戴帽防社交,刺绣见身份,从《清平乐》看宋代人着装精明之道

2020-04-15 11:11:31 来源: 阅读:-

充满人文气息的宋代,以其独特的审美哲学受到粉丝的追捧,而近年来宋朝题材蓄势待发《大宋少年志》、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、《大宋宫词》、《孤城闭》等剧,爆款不断……包括最近刚上映不久的《清平乐》也备受期待。有网友说,《清平乐》是古装史上一次“变态级”的复刻,看到正剧,确实有想吹爆一年的冲动!

戴帽防社交,刺绣见身份,从《清平乐》看宋代人着装精明之道


01

《知否》

“一部活起来的历史书”

说到复刻优质的经典剧,首先让小编想到的是,同为宋朝背景的爆款剧——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,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

这部剧的名字,出自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《如梦令》一词。词面上讲述一个文艺女青年宿醉后问自己的女仆:昨夜雨急风大,我的那丛海棠花还好吧。可这不解风情的女仆却回答,花还活着。女文青西施捧心说:花都谢了一半,留了绿叶。

同样的海棠花,在两者的心境和遭遇确实不一样的,那个朝代的文学家就是不一样,随便一段简单的对话,就能写的如此细腻满满又诗意浓浓。回到这部剧来看,虽说这部原著是架空历史的,但放到影视剧中,以宋代的历史背景去演绎,其服化道的精致感更是别有一番韵味。

戴帽防社交,刺绣见身份,从《清平乐》看宋代人着装精明之道


1、“大袖衫”风靡一时,风格大气简约

虽然剧组没有明确交代,但还是能从细节里看出宋代的朝代背景。比如装修风格、服饰佩戴、而宋代穿衣风格也是相当有内涵

首先“低调”一词,体现在宋代服饰的颜色上,从剧中人物的服饰中更多凸显的衣服本身的原色,剧中的男女经常出现的大袖衫的服饰,在今天的审美来看,有点Oversize了,但在当时的北宋却风靡一时,是相当流行的款式呢,

宋代大袖衫是宋朝贵妇礼服,与长裙、披帛一样,是晚唐五代遗留下来的服式,在北宋年间依然流行,多为贵族妇女所穿,是一种礼服。普通妇女不能穿着。穿着这种服装,必须配以华丽精致的首饰,其中包括发饰、面饰、耳饰、颈饰和胸饰等。

戴帽防社交,刺绣见身份,从《清平乐》看宋代人着装精明之道

2、宋代女子的经典常服——窄袖衣+长裙


在《知否》剧中赵丽颖演绎的盛明兰穿着便是宋代女子经常穿的服饰:窄袖衣+长裙。不似唐代贵妃低胸装的性感与华丽,也没有明朝妇人“夫人倶衣青布衣,首无金饰。”的朴素,宋朝女子的常服还是更偏于大方且实用主义的。可能是为了在视觉上更好地体现这种衣着特点,剧组特意给明兰的部分衣服设计了“收腰”和“插肩”款式,看起来颇为现代的款式,入眼的很。

而下裙,为了骑马和外出方便,她们会穿一种又宽又长的裙子,当然也有会穿长裤的,只不过通常都藏在裙子里面,而这样穿的通常都是社会地位比较低的女子。

戴帽防社交,刺绣见身份,从《清平乐》看宋代人着装精明之道


3、低调却不朴素 宋代丝织技术的兴盛


宋代的衣服虽然低调可却并不“朴素”,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民间小生都喜欢穿“绫罗绸缎”,还喜欢混入一些金丝线或者金箔来充场面。看来人靠衣装这句老话,果真是我老祖宗的传统。从《知否》里的一种主角们,你也能看到服装上精致的刺绣,这些都在揭示着宋代审美的低调奢华

刺绣的图案也是有讲究的,比如《知否》有一集中,大娘子带着姑娘们去打马球,当时便穿着一套绣着孔雀羽毛图案的衣服,典雅端庄,色调舒服,既没有喧宾夺主的绚烂色彩,选择孔雀图案同时也代表着尊贵,女主的精明全部都体现在穿着上了。


戴帽防社交,刺绣见身份,从《清平乐》看宋代人着装精明之道

南宋 朱克柔缂丝《牡丹图》


宋代的丝织、印染工艺,在隋唐、五代的基础上,又有了较大发展。当时,管理丝织、印染生产的机构相当庞大,分工也很细。少府监所属文思院、绫锦院、染院、裁造院、文绣院等,都是染织生产部门。

宋代时,刺绣不仅针法多样,而且花饰也非常讲究。从出土的文物看,针法细密、巧妙,用功用料都达到了新的水平。这时的刺绣除作服饰用品外,也与缂丝一样,向欣赏品方向发展了,成为后来的画绣。

戴帽防社交,刺绣见身份,从《清平乐》看宋代人着装精明之道

宋代的服饰,刺绣的精致,颜色的处理,身份的象征……等从这些细节的还原程度还是可以看出《知否》这部剧的精致程度可见一斑,而称这部考究的剧为“一部活起来的历史书”,一点也不为过。但最近的这部戏,被堪称“变态级别”、史上最强服化道,究竟如何呢?

02《清平乐》

“史上最强”服化道?

戴帽防社交,刺绣见身份,从《清平乐》看宋代人着装精明之道

虽说现在观众的口味越发的“刁钻”,爆款剧也没有前几年爆的那么“彻底”。但对精品剧大家的判定,在某一维度,还是一致的——那便是制作精良。从今年年初开始就不乏有读者留言,《锦衣之下》如果不是因为男女主的颜值,那根本是看不下去的烂剧,几十集下来,记住的怕只有男女主的颜,而结局欢喜便足矣了。

但真正判断一部影视剧的好与坏,不仅是从人物结局、剧情走向、主角颜值等进行单一评定了。有些IP剧本身的估计就已经很精彩,但依然避免不了扑街的结局。而在搬上大荧幕后,能否打动观众,还得看还原度和细节处理

正午阳光团队的《清平乐》刚一上线,就带动了不少观众的热情,前几集中,作为主角的王凯出场镜头并不多,取而代之的是剧情埋设伏笔预设,对于人物、布景的严密,可见服化道这方面的,把控依旧是像网上说的一样“变态”。


戴帽防社交,刺绣见身份,从《清平乐》看宋代人着装精明之道

戴帽防社交,刺绣见身份,从《清平乐》看宋代人着装精明之道

1、宋代皇帝朝服:通天冠服制度,近乎百分百还原


看看历史上的宋仁宗画像和王凯饰演的宋仁宗进行对比一番,宋代皇帝朝服:通天冠服制度头戴幞头,黑鬓发,王凯身着赭袍,腰间束朱带,双手于腹下平放,脚穿皂纹靴而正坐于龙椅之上,简直是复刻了古画上宋仁宗的模样

《文献通考》中记载:“今朝服有方心曲领,以白罗为之,方二寸许,缀于圆领之上,以系于颈后结之或者袷之”。注意看剧照男主角膝盖上的图案,也完全仿照历史画像复制。龙椅上的龙首装饰、流苏也与画像相符。


戴帽防社交,刺绣见身份,从《清平乐》看宋代人着装精明之道

冠冕上的装饰和镶嵌也非常接近了


戴帽防社交,刺绣见身份,从《清平乐》看宋代人着装精明之道

就连宋仁宗“双马尾”的帽子造型也复刻的堪称完美,粗看之下似乎有些搞笑,但是这也都是经过历史考证,在历史画本中,官家在后宫小殿召见大臣时,身穿窄衫,戴着朝天幞头的模样相似。


戴帽防社交,刺绣见身份,从《清平乐》看宋代人着装精明之道

戴帽防社交,刺绣见身份,从《清平乐》看宋代人着装精明之道


2、宋代官员朝服:梁冠朝服制度


宋代公服是官员、皇帝在政务场合或稍正式场合穿的办公制服,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正装,一般情况下典礼仪式出了特殊重大的情况要穿朝服外,也是可以穿公服的。虽然这部剧中,群臣常常是作为背景板的存在,但即便如此《清平乐》还是严格按照史书记载和画像留影还原当时的场景

宋朝那会儿有明文规定,紫色属于三品以上才能用,而朱红是五品以上,七品以上用绿色,佩戴的东西也做了规定,比如三品官员必须要佩鱼袋,就是腰间吊一个小东西,所有官员都必须戴幞头,还有一个名字叫“乌纱”,所谓的乌纱帽就是出自这里。

而宋代的官服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曲领(圆领)大袖,下裾加横襴,腰间束以革带,头上戴幞头,脚登靴或革履。官服图案以等级分,一,二品的画龙,三,四,五品是山水,以下是花鸟。

戴帽防社交,刺绣见身份,从《清平乐》看宋代人着装精明之道


值得一提的是,在《清平乐》戏外王凯超长的帽翅被观众调侃,他自己也说,“不止一次被帽翅挡在门外。”其实,官员们所带的帽子叫做幞头,幞头之所以在宋代流行,起初的原因还真是为了保持社交距离的。

影视剧里大臣上朝很严肃,其实宋代初期并非如此,大臣在上朝时,也会交头接耳,传播小道消息,影响上朝秩序。幞头伸出两脚,初期两脚左右平直还较短,到了中期,两脚伸展加长,两脚伸出的长度约一尺左右。戴着这样的幞头上朝,为了避免幞头碰撞,官员们彼此就保持一定距离,至少相隔二尺,这样就无法交头接耳。想不到为了让大臣们“专心”汇报,皇上也是费劲心思呢!

无论是官员们的“长”帽设计,还是贵族的唯美刺绣,无不体现着宋朝人们对穿着的精致程度及对美的执着追求,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尚和潮流,自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,诚不欺我。虽然如今那些历史已离我们远去,但能在艺术中还原历史,在影视中传递传统文化,这部《清平乐》也算得上近期值得我们关注的中国风影视佳作了。


推荐阅读:骁龙710和麒麟970哪个好
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


  • 支持

  • 高兴

  • 震惊

  • 愤怒

  • 无聊

  • 无奈

  • 谎言

  • 枪稿

  • 不解

  • 标题党
要闻排行
精彩推荐